(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重要指示要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争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第一等工作”,努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健全学习教育、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工作体系,切实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持续有效抓好理论学习。深入推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著作,推动理论学习教育向内化转化聚焦聚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牢记“国之大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深入系统抓好理论研究。大力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实践研究工程”,发挥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高校重点和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阵地作用,深入研究“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思想观点,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做大做强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持续深化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老区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阐释,做好建军精神、安源精神、方志敏精神等革命精神基本内涵研究,举办红色基因传承高端论坛,进一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
生动鲜活抓好宣传宣讲。组织开展“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主题采访和“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乡村行·看振兴”等主题宣传,生动反映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和突出成效。广泛开展“喜庆党的二十大 万场宣讲进基层”等专题宣讲活动,示范带动全省各类宣讲团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基层理论宣讲,切实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为“党言党语”“农言农语”“工言工语”“学言学语”等日常语言,让干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精心组织网上理论宣讲,用好用活媒体融合发展成果,构建“报、刊、台、网、微、端、屏”理论传播矩阵,开展“奋进新征程 宣讲新时代”主题宣讲微视频展播等活动,推出一批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精髓和风范气度的融媒体产品,真正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
牢牢坚持自信自强、团结奋斗的主基调,统筹网上网下,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振奋精气神,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开好局、起好步汇聚磅礴力量。
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围绕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和全国两会、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等重要会议活动,精心组织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进一步奏响团结奋斗的时代最强音。以强信心为统领,把经济宣传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宣传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准确解读坚持“六个更好统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措施,生动讲好全省上下推动市场主体应变克难、群众生活向上向好的典型故事,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加快媒体融合进度。以构建省市县三级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融媒体发展格局为重要抓手,推动省融媒体中心“技术赋能”下基层,加快推进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今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深化“新闻+服务政务商务”运营模式,助推县级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把握舆论引导尺度。围绕中央和省委关于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做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和科普宣传,对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开题作答、解疑释惑,对模糊认识强化正面引导,对否定抹黑坚决澄清驳斥,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稳妥做好涉赣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把握好时度效,公开透明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努力营造携手同心、温暖明亮的社会氛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全省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统筹抓好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更好传播道德风尚、弘扬文明新风。
多措并举加强文明培育。高质量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高标准推进井冈山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全面升级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云平台等,让红色基因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以参评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为契机,精心选树宣传全省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进一步唱响“江西好人文化”品牌。以建设“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抓手,加快推进全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提质增效拓展文明实践。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星级创建,广泛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我们的节日”“文明赣鄱示范行动”等文明实践活动,在服务群众中更好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着力打造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平台、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举办全省文明实践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持续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在全省上下营造“当志愿者光荣、人人争当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常态长效深化文明创建。坚持为民利民惠民,以参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典范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为契机,健全完善文明创建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全省创建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市民群众心里走,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深入实施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组织开展全省移风易俗“五个一百”群众推荐评议、“不要彩礼要幸福”集体婚礼等活动,不断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以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守正创新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聚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深入实施《参评第十七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2—2024年)重点文艺作品创作计划》,统筹不同艺术门类精品创作生产,加强对优秀作品孵化培育的资助奖励,抓好歌剧《八一起义》、电影《井冈星火》《奔月之嫦娥无悔》、电视剧《大道薪火》《浴血荣光》《向死而生》、理论文献纪录片《从瑞金出发》等重点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努力推出一批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聚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扎实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江右文库》编纂出版等重大文化工程,举办“江西诗派”高端学术论坛、主题书法展等活动,推动江西诗派、江西画派、江西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赣风鄱韵绽放新的时代光芒。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群众文化供需对接、文化需求征集和服务反馈评价等工作机制,举办全省阅读大会,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情暖赣鄱”惠民观影、“万名艺术家下基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聚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攻坚行动,创新建立观察员制度和基层观测点,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具有江西特色的改革典型经验做法。
大力实施《江西省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行动方案》《江西省文化产业招商三年行动计划》和文化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培大育强行动计划”等,加快全省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组织开展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招商活动,持续完善“文企贷”“文投基金”等政策扶持体系,推动全省文化产业集团化、集群式发展。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用好用活江西丰厚的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积极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新模式,组织开展“嘉游赣”四季旅游宣传推广、“头部文旅企业江西行”等活动,让人们更好感受江西的山水人文之美。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重要贺信精神,牢固树立外宣品牌意识,充分发挥江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不断提升赣鄱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大力推进陶瓷文化对外交流。以高质量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陶瓷文化研究,积极推动陶瓷国际经贸、技术、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建设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景德镇御窑遗址申遗工作,举办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实施“丝路瓷行”陶瓷文化国际交流、景德镇三宝蓬国际青年文化交流基地等重点项目,持续擦亮“千年瓷都”这块金字招牌。
精心组织“江西文化符号”对外推广。开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提炼展示戏曲、中医药、稻作文化等具有鲜明江西特色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举办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戏剧交流月等活动,推出《江豚归来》《白鹤之约》《江西文化符号丛书(第二辑)》等外宣产品,推动江西特色文化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赴海外推广展示,让中国书、中国诗、中国画、中国戏、中国茶等成为中华文化的闪亮名片。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合作。深入实施江西国际传播合作计划,举办2023战略传播论坛、“国际青年中国行”走进江西、“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江西行”等外宣活动,认真做好世界VR产业大会、鄱阳湖国际观鸟周等重大活动的对外宣传工作,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